深大考研论坛_深圳大学考研论坛_深大考研网(shendabbs.com))

标题: 深圳大学2023年化学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深大引路人    时间: 2022-8-22 12:16
标题: 深圳大学2023年化学介绍
基本信息
专业

070300



专业名称

化学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

108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招生人数

37



联系人

周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6534421



电子信箱

zy2696@szu.edu.cn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6]有机化学;[933]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F108]专业综合知识考核(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有机合成化学
余振强,高春梅,陈国强,於秀君,王恒,王明良,张俊民
02
应用生物化学
刘翼振,袁秋华,刘聪慧,张平玉
03
功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马晨生,周学昌,李冰石,陈彦涛,刘会超,李连伟,朱才镇,徐坚,田雷,李霄鹏
04
新能源材料化学
张黔玲,张培新,王芳,宋中心,任祥忠,赵辰阳,吴其兴,邵静,王奔,李倍,吕维忠,杨恒攀,何传新,李永亮,周学龙,张雷,孙灵娜,于佳立,孙世昌,范梁栋,谢杨苏,邓立波,胡江涛,从广涛,卓海涛,陈宏宁,刘洲,曹慧群,符慧德,柴晓燕,胡琪,米宏伟
05
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
杨波,郑轩,刘唐,周礼杰,李菊英,刘长坤,杨梦婷,刘安,丁腾达,肖轲,毛艳萍,何宏平,马睿,韩京成
06
食品化学
魏波,何庆华,范方辉,吴奇,文震,赵丽青,易江




专业介绍

070300化学(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070300
专业名称:化学
学制: 三年
所授学位:理学硕士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结合深圳市战略新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规划,加强在本专业和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具备产学研项目研发的基本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有机合成化学
主要包括:绿色的催化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超分子与大分子的精准合成与催化;有机药物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基于主族元素的非金属碳氢键活化;有机光电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应用生物化学
主要包括:通过设计合成有机/无机药物以及功能纳米制剂,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生物分子探针、农药开发等领域。同时采用光谱学、化学动力学、模拟计算等手段研究化学分子与生命大分子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质谱仪器研制、表征方法开发及生物医学应用。
(3)功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主要包括:功能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高分子功能表界面设计与性能调控;高性能纤维的功能化及工程化;高分子材料基因技术研究;高性能韧性凝胶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等方向;智能高分子与超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4)新能源材料化学
主要包括:锂/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与工业化研究;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膜电极研究;金属-空气电池材料的制备;液流电池的设计开发;电催化水分解的材料合成与电解槽构建研究;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机制研究与器件集成。
(5)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
主要包括: 新兴污染物的环境形态分析及毒理学研究;高关注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形成、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的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污染控制的化学、生物学机制和工艺技术中的基础性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问题。
(6)食品化学

主要包括:功能性食品和酶制剂的开发与应用,益生菌筛选与功能鉴定;基于组学的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食品物性特征及玻璃化保藏;胶体纳米自组装体系构建及活性因子传输体系设计;纳米载体与功能因子靶向输运;食品智能包装与保藏新技术、药食同源与健康产品研发。
三、导师队伍
本学科导师共有71人,教授18人(其中院士1人,特聘教授3人),副教授25人,讲师28人。师资力量强,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深圳市重大技术攻关计划等项目。主要导师介绍如下:
吴奇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博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荣休伟伦化学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讲座教授。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1989-1992年在德国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Fellow,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导下同Wolfgang Schrof博士合作一年;后获永久雇用,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辞去BASF永久职位后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历任英制讲师 (Lecturer)、教授 (Reader, 1996;越过高级讲师一级)、化学讲座教授 (Professor of Chemistry, 1999)和伟伦化学讲座教授 (2010)。1995年受聘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并与1996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母校建立了其第二个实验室。鉴于其对深入理解高分子溶液中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吴奇教授分别于1999和2003年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坚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2001年当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材;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仿生材料)获得者;2000-200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科研/财务/院地合作等);1998-2005年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2013年纤维改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2005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兼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专项组组长;2006-2010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2011-2015年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 863计划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973计划碳纤维项目首席专家;2009-2015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何传新教授:深圳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021 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一),2020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J. Mater. Chem. A 新锐科学家, 2019 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八),2015 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2015 年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奖 (独立),2014 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的开发、高性能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J. Am. Chem.Soc.,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杂志共发表论文70 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 的论文36 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3 项,授权29 项,申请美国专利5 项,授权3 项,实现专利转化2 项。
李霄鹏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于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阿克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起,在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2016年转入南佛罗里达大学, 2019年晋升终身副教授;2020年加入深圳大学任“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冠名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质谱仪器研制及表征技术, 配位键自组装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材料。近年来, 研究内容包括 (1) 提出了基于配位点密度的多重配位键自组装策略,实现了复杂超分子的精准构筑; (2) 发展了独特的多维度质谱技术,突破了复杂超分子结构的表征瓶颈;(3) 基于独特的表征方法和多重配位键自组装策略,构筑复杂功能超分子,实现有效的功能调控。共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Nature Commun. 、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学术期刊。
周学昌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深圳大学荔园优青。 200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高分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5-2010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 2010 年 8 月至 2014 年 1 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2014年2月,加入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高分子表界面、人-机交互柔性电子、生物传感与健康运动监测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近年来,在自粘附柔性导电界面、韧性凝胶防雾抗冰界面、液态金属瞬态柔性电子等方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组迄今获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近20项,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入选ESI高被引论文6篇、热点论文1篇,被引用近4000次。申请专利30余项,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研究成果被英国皇家化学会的 Chemistry World、Nature 出版集团的 NPG Asia Materials 、MaterialsViews China 、ChemistryViews 等媒体报道。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和“互联网+”等竞赛获国家、省级奖5项,研究成果获第二十一、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四、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设置:量子化学、化学软件及应用、应用电化学、高等物理化学、高等生物化学、纳米材料学、材料合成化学、专业英语等。
五、教学资源
本院拥有小角X-散射仪、X-射线衍射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仪(400M)、扫描电子显微等价值一亿余元的仪器设备,建有深圳市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型锂离子电池与介孔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化学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以及深圳市类石墨烯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程实验室,这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均对研究生开放。
本院与比亚迪、雄韬等国际著名公司均有良好的合作,可充分利用它们的资源进行研究生的培养。此外,为大力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为学生提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能够掌握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我院已于2019年设立学术交流基金:3-5万/人,定期选拔外语水平高、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赴海外合作高校(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进行中长期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
近5年,为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学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260人次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过去一年来,学院邀请包括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孙学良院士,中国科学院彭孝军院士,中国科学院柴之芳院士,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等在内的中外教授、学者到访,就各自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学院师生互动探讨,反响良好。
六、奖助体系
奖助学金主要包括:1、由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构成的学校奖励体系;2、“鹏程奖学金”、“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院长奖教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构成的社会奖学金;3、国家奖学金;4、另外每位研究生还可获得导师设立的助教金。按照我校奖助政策体系,以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一年获得的奖助学金均不少于0.8万元,表现优异的将不少于6万元,如累计学校现有国家助学金、荔研优学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等,一年所获奖助学金可超过10万元。
七、培养特色
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研究生主动地、广泛地吸收知识和进行创新性研究,注重将导师的科研方法、科研技巧、科研经验传授给研究生,通过实践环节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生从一入学就可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介入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同时向研究生开放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实验技能。
八、以往生源情况
近5年来,化学专业共录取了160余名学生,有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学子,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报考要求


热烈欢迎有志于化学、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欢迎光临 深大考研论坛_深圳大学考研论坛_深大考研网(shendabbs.com)) (http://shenda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