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MJC)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和应用。分为四个培养方向:
1、健康传播(二级学科方向):主要研究大众健康传播的规律,包括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健康传播、医患沟通的研究,社会、文化和政策因素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健康传播过程中的危机,以及一些切合中国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传播议题(如防治艾滋病等)的研究,培养具备传播学和公共卫生健康知识、适合于在公共政策、公共卫生、文明宣传和教育等部门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数字营销传播(二级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数字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广告和创意设计、数字媒介资源开发和网络广告公关运营管理,面向企业和市场,培养有效融合数字技术、能进行市场数据分析和创意表达的新一代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人才。
3、融合媒体新闻(二级学科方向):主要研究融合新闻内容生产的体制机制、新型新闻采写编评、数据新闻、数字新闻平台内容管理、新闻产品创意设计、跨平台新闻舆论引导,以及体现特区创新特点的科技传播,培养融合媒体新闻记者、编辑和运营管理人才。
4、视听传播(二级学科方向):主要研究视听媒体产品内容的构思、策划、创作、制作、市场运营、视听文化评论等。聚焦影视、广播、摄影、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电子游戏等类型文化产品和节目的创意策划、内容创作和制作生产、产品测试、发行出版及版权保护等,培养适合于数字化时代的从事内容创作和运营管理的创意型人才。
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新闻观精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恪守新闻与传播职业道德;
2、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数字媒介基础理论,具备从事新闻与传播职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
3、具备综合运用新闻与传播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新闻与传播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新闻与传播行业相应的任职要求;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5、身心健康,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年限:
全日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因特殊情况可经导师、所在培养单位向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申请适当延长,但总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专任导师和业界导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专硕生由双导师制定个人培养方案;
3、课程学习提倡集体研讨、案例分析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结合,部分课程在实验中心进行;聘请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业界专家授课,专业实践类课程须占一定比例;
4、有计划安排专硕生到新闻传播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实习;实习内容为专业调研、项目策划、采访编辑、创意设计等,并取得相应工作成果;
5、毕业设计选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行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