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纳米传感与分子诊疗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接收2022年推免生预报名的通知
一、预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9月28日。
二、接收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2.2022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三、预报名相关流程 1.学生预报名申请网址:http://ehall.szu.edu.cn/yz/ybm(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登录),学校对通过复试并拟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推免生发放预录取证明,推免生须按规定时间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的推免服务系统完成网上报名确认手续,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确认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2.考生填报专业志愿。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确定拟申请的专业后,9月28日-10月20日期间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
3.学校发出复试通知。学校的招生学院通过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向申请考生发出复试通知。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尽快确认是否同意复试。
4.考生参加复试。同意参加本校复试的申请人,本中心通知其复试的具体安排。
四、其他 1、此次报名只是预报名,待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所有推免生均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正式报名,否则预录取无效。 2、没有预报名的推免生,仍可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放后申请本中心推免生。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55-26534421周老师电子邮箱:zy2696@szu.edu.cn纳米传感与分子诊疗技术研究中心:https://chem.szu.edu.cn/info/1242/3597.htmqq群:838395880
六、中心简介 纳米传感与分子诊疗技术研究中心的愿景是充分发挥化学的中心学科优势,联合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生物传感与诊疗领域开展高质量的交叉学科研究与育人。基于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生物传感技术在疾病早期诊断与预警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积极推动相关研究领域中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组建了力量雄厚的师资团队,建立了“靶标响应型”等多模式探针开发平台、快检微型器件开发平台、智能传感技术设施平台,以推动超灵敏、微型化和个体化的精准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涵盖以下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传感与多模式生物成像技术;2)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精准诊疗技术。
导师简介 本专业共有11名导师,导师均于海内外著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突出的成绩。主要导师介绍如下:
张学记 国家特聘教授(2009)、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13)、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4)、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017)、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杰出人才)(2019)、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大学常委、副校长。围绕肿瘤精准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从组织层面的多模态肿瘤成像探针构建,到分子层面的复杂生物样品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发展了基于功能纳米探针与仿生微纳界面的肿瘤精准诊断新方法,大力推动了我国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创新研究与产业化,产生广泛影响。其研究成果已在Chem. Rev.、J. Am. Chem. Soc.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500篇,Google学术引用2万多次,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100多次。现任Am. J.Biomed.Sci.主编、Front. Biosci.副主编、Arch. Med. Sci.副主编及Nat. Rev. Clin. Oncol.(Chinese Edition)等21个国际期刊编委。
张黔玲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癌症诊疗、生物传感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主持完成10多项国防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和深圳市重点项目等;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申请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0多项。
刘翼振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学年优秀本科教师,教育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客座副研究员。2014年于武汉大学获得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围绕“DNA纳米构建原理研究及其在智能传感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围绕DNA纳米技术、CRISPR-Cas、恒温扩增等技术发展分子智能诊断、IVD检测试剂及POCT传感技术。已在ACS Nano、Adv. Sci.、Chem. Commun.、J. Mater. Chem. A、Anal Chim Acta、Chem-Eur J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长期担任多个国际著名顶级期刊Adv. Mater.、ACS Nano、Adv. Funtc. Mater、Adv. Energy Mater. 、Chem. Commun.、Nanoscale等的特邀审稿人。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奖励和项目立项,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荔园卓越之星、腾讯奖学金等奖学金资助。
张平玉 副研究员,英国皇家会‘牛顿学者’,硕导。自2010年开始致力于金属配合物及其修饰的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与诊断的研究,2015年荣获英国皇家会牛顿基金资助,在英国华威大学Peter J. Sadler院士课题组担任访问研究员工作2年,从事光活化金属配合物用于耐药菌的光活化治疗和细胞内光催化机理的研究。2017年9月,获海外高层次孔雀人才认定。目前累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Biomaterial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英国牛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多项。
导师简介
刘琼 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孔雀计划B类人才、深圳大学优秀学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微量元素分会”副会长,“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聘专家、“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生物微量元素的生物效应研究。近年着重开展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药物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2项教育部、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沈立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蛋白质组学,尤其是重大疾病(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症等)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深圳市科创委学科布局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申请诊断标志物发明专利8项(已获批2项),PCT专利2项。
肖时锋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生物科学系副系主任。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南山区领航人才、深圳大学优秀教师等称号。主要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机制和药物研发。近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ACS、Food&Function等JCR一区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四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等多项基金项目。
苏磊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化学传感器、纳米发光探针及抗菌材料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SCI研究论文80余篇。担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副高级警务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师范大学水环境与水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上品环境净化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等。
董海峰 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与纳米诊疗,在Nat. Commun.,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SCI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92篇。出版专著2本,主编1本。近5年以通讯和一作发表SCI高水平论文58篇,IF>10, 20篇。近5年主持国家项目4项,包括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负责人1项,任务负责人1项,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应急项目1项。曾获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8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一等奖(第二)。
许太林 副教授,主要从事分析检测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省部级基金4项,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一项。近年来在Chem. Soc. Rev.、Adv. Mater.、J. Am. Chem. Soc.、ACS Nano、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3000余次。研究成果相继被ACS Weekly PressPac, Materials Views, ScienceDaily等网站亮点报道了50余次。获得2018年分析化学测试协会一等奖(CAIA,省部级),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4),2018年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省部级),北京市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省部级,一等奖),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SCI, IF:5.89, Q1) 副主编。
七、招生方向简介 01 纳米传感与多模式生物成像技术围绕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传感分析,利用制备和获得的先进纳米材料,构建基于新型生物功能界面的生物传感器;围绕肿瘤精准诊断方法的研究,在分子层面肿瘤标志物分子灵敏、快速、特异和多元的检测到活体组织层面的多模式、多功能肿瘤成像探针构建,有效解决重大疾病的诊断需求。
02 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精准诊疗技术构建集肿瘤细胞识别、成像诊断及多模式治疗为一体的诊疗体系,围绕肿瘤诊疗技术如靶向光敏剂、荧光影像、光热/动力疗法、DNA靶向胶囊系统等进行创新研究,推动肿瘤光热/动力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围绕阿尔茨海默症、孤独症和抑郁症等重大脑疾病,采用多组学、多模式检测技术,研究疾病标志物的超灵敏特异性检测方法,融合分子与影像检测的优势,开展人群样本验证,建立脑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预警、药物疗效监测系统。
八、奖助学金 深圳大学依托地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吸引优质生源,鼓励学生专心学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和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三助酬金和境外学习奖学金等主要奖项,更多详情请参考:https://yz.szu.edu.cn/info/1041/11829.htm。
九、学校影响力 近年来,我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育人质量以及社会贡献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国内和国际排名不断上升。在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因此被誉为“内地进步最快的高校”。近年来,深圳大学也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赞誉,我校是:• 全球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大学之一• 全国最具财富创造力的大学之一• 38名国内外院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高层次人才• THE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全国排名并列第16名• Q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全国排名第33名• ESI化学稳居全球前5‰• 学生创新、创业每年投入1000万+• 约93%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锁定世界500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