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每天三点一线 视时间如生命,为了不睡着使劲浑身解数 连生病了良心都备受谴责 每一项日常娱乐都是额外的诱惑 想和朋友偶尔小聚,但又早已与世隔绝 暗示自己一定能考上的同时 又在不断不断自我怀疑 看着考研路上的小伙伴一个个减少 内心也曾彷徨不安 每个人的考研路都可以写成一本书 其中的故事千滋百味
所以,为了考上研究生 考研人都努力到了什么程度呢?
01.休闲活动就是描字帖
考研7月之前每天14个小时,7月以后16个小时,不管你们相不相信,我真的这么过来的。
每天除了一个小时的吃饭午觉和一个小时的运动,以及洗漱睡觉,就是在学习,高效学习,学习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好好学习,所以真的算是努力到极致了……
个人觉得,有没有计划,是不是按时完成计划真的可以某种程度决定考研能不能成功!
我的休闲活动只有跑步和做减肥操,另外就是描字帖。
跑步和做操的目的在于能够保证你的身体健康跟得上你的学习进度和强度,还能防止考研期间别胖太多。字帖的话,放松的同时改善字迹,一举两得。
02.嘴上说着试试却拼了命
这是第一次为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拼了命去奋斗。
其实我从小最讨厌背书了,不然不会选择理科。可是那时候需要背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小时候就有慢性咽炎,所以背不了几个小时,就嗓子痛,最后一个月一直都吃着喉咙片。
效果也是明显了,背到最后,都有惯性了,政治八套,我一上午就背了四套,最头疼的是专业课,一开始逐字逐句地读啊喂,很多专业名词都不懂,一本书被我翻了很多遍。
一开始看英语阅读,看不懂啊看不懂啊喂,所以凌晨四点多就起来,刷单词软件,几天之内真题单词就刷了一遍,后果就是眼睛盯手机太久,好痛好痛。头也痛。
努力之下,最后的我的专业课课本变成了这样子。
整个过程,压力真的很大很大,虽然和闺蜜说,我只是试试,不行,明年再用心准备,但是她也知道我的性格,我想做什么事,一定拼了老命去努力,至少心里无憾。
3.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
“我做不到凌晨5点起,也做不到一天复习14个小时,但我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也已竭尽全力。”
关于考研,我们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其实,没那么夸张,肯定是没到“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日均能达到9个小时就已经非常多了。
为了抢到一个能坐半年的座位,我大年初五就到学校去占座了,那时候很多人还在家过年;以前天天晚上跟同学打篮球,变为每周日下午打一次篮球;暑假回家,本想呆一个星期,结果就过了半天,实在是放心不下复习的课程,就买票回学校了。
每当有一点松懈或迟疑的时候,要自己给自己画饼、自己给自己打气;“会当凌绝顶”、“要在明年的九月,去北京看秋风扫落叶”、“定要有所成”;11月份,由于习惯出声背诵,又不好打扰别人,只能冒着零度左右的严寒去楼下小花园背2小时书。
专业课从看不懂到艰难读懂,再到最后能把9本参考书从头到尾在脑海里把知识点串一遍、简答题默背一遍……
4.日复一日的重复
6点起床,12点睡觉。每天就是背书,刷题,刷题,背书……在自习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刷着一套又一套的试卷,做着一遍又一遍的题。
告别游戏,告别电视剧,没了周末,没了女朋友。但最终,我得到了一纸录取通知书。
这大概是,值得的吧。至少我现在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好。有一个很棒的学习环境,结识了一些很棒的同学,认识了很多超厉害的老师。这些美好早已冲散了考研备考期间的一些“不美好”。
事实上,大多数的焦虑,是因为没有全心全力去做这件事。一个有梦、有目标、有方向的人,做什么都会有动力,吃苦也不算是吃苦,而是自己达到梦想彼岸的必经之路。
考研应该是大部分人成年后自己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如何对待这一个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在你以后的人生中你面对其他选择的态度。
尼采说:“打不倒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无论如何,能坚持到现在的你们,已经是勇士了,和无数未知和恐惧相处过,相信你们都是内心强大的人,在最后的时间里,也能稳稳当当继续前行。
|